李秉仁:把握契机 寻求中国特色剧院发展道路

发表时间:2020-06-11 15:43

    尊敬的张司长、各位来宾、各位业界同仁: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一堂,共同见证“2013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的召开和“中国十大剧院”的诞生。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向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并预祝2013中国(山东)演艺产品交易会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艺术盛会。1987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时光荏苒,今年已经是第十届了。每一届艺术节都以绚丽多姿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辉煌成就,展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成果。
  除了丰富精彩的文艺演出,给人们留下更多深刻印象的就要数艺术节的承办场馆建筑了,它们以优良的建筑质量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因独具魅力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受到追捧。
  大剧院建设在国外比较普及,不仅仅是文化发展的代表,更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文化差异,剧院建设在我国的起步与发展相对迟缓。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先进文化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作为文化建筑中的佼佼者的大剧院逐渐受到政府和人们的重视,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近20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了大批剧院、音乐厅等公共文化场所,其中不乏上乘之作。
  剧院建设是硬件,运营管理是软件,只有软硬件都合格,大剧院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建筑的最大效用。大剧院建设装饰不同于普通的建筑工程装饰设计,对声学、灯光等有着很高的专业要求。近年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在推动剧院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积极加强剧院建设单位和建筑装饰企业尤其是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的沟通交流,为百强企业不断提高剧院建设水平创造平台和条件。今年,我们还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进行了中国十大剧院的评选,以此激励大剧院建设者不断努力,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和质量。这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剧院建设运营中依然存在着制约和瓶颈。一方面,部分剧院的建设过分注重造型设计,追求新奇独特,突出当地标志性建筑的地标性,却忽略了剧院最基本的功能设计,使其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部分剧院再投入使用之后,由于运营管理不到位,没有实现功能与效益的最大化。
  借十艺节召开的契机,首届剧院建设与综合运营高峰论坛的召开再次为我国剧院建设发展提供了相互交流借鉴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够借助此次论坛,加强与国内外剧院建设运营专家的探讨,交流经验,并结合我国剧院建设发展现状,积极出谋划策,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促进剧院建设运营不断发展,为我国文化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分享到: